FB廣告投放再測試 –廣告互動對象七成為移工 比例依舊不變

  上回小編做了一個有關FB廣告在台灣地區的投放效益測試,沒想到幾乎都是印尼朋友來幫小編按讚,然後FB告訴我這是它替我帶來的廣告效益。怎麼?是以為我要準備開設外籍移工雜貨商店線上版不成?

  話說,這七成比例實在是太離譜,於是乎小編不信邪,在中秋節前又做了一次投放,想說上次會不會是剛好碰巧,只是不小心給投錯了對象而已。題目是關於IPHONE7亮相前後的社群聲量,依舊是一份中文的分析報告,結果………

  沒有錯,產生的廣告效益又是七成左右的外籍移工!這數據真的是讓我給驚呆了,連著兩次的數據竟然可以如此的接近,這說明甚麼? 小編真想告訴FB的廣告數據部門,妳們真真真真………..真是太…….強了!
然後或許有人會說,能有3成的受眾也不錯ㄚ,好歹也是精準有效的廣告對象。來來來,是否是有效的廣告我們接著看看。在這3成的台灣人受眾當中,她們的分布是這樣子:

  因為小編的設定依然是18-50歲的族群,也就是說這台灣人受眾當中有近四成不是小編設定的對象。然有又有15%的比例互動對象,竟然在2016年當中,在FB上沒有張貼任何訊息,上回張貼訊息已經是在2015年時,偏偏這些人竟然會來和我的貼文互動。這不得不讓小編我對於FB的廣告效益,產生更多的質疑?

  既然小編有了疑問,當然也對FB做出詢問,她們表示,對於廣告投放的效益,出現外籍移工來按讚互動比例過高的情況,除了台灣地區外,香港也有類似的反應。她們建議可以按廣告投放前,先做好語言的設定。

  對於FB的回應,是否如同她們所說,做了語言的設定後,會改善這幾次出現廣告效益偏差的情況,小編也會為大家持續做測試。只是,同樣的問題是,即使排出外籍移工的問題,FB推文廣告還是有設定年齡偏差以及幽靈互動的情況,FB對此的解釋是使用者虛報年齡。雖然小編相信很多使用者使用FB時,不會填寫正確的資料,但是這不正確的資料卻偏偏剛好又是未成年人? 如果不是FB的演算法出了問題;就是FB的廣告精準度,必須被再打一次折扣!

發表回應